想花点时间写点东西, 静下来想想确实还有这么一件事.

总而言之, 抽空翻了两本书, 更准确点说应该是一本半, 都在上次帮忙打扫图书馆时寻获——盛田昭夫《学历无用论》与久石让《感动, 如此创造》

盛田昭夫不用多说, 索尼创始人之一. 1946年, 25岁的盛田昭夫和技术宅井深大一拍即合创办了索尼. 在擅于公关的盛田昭夫和专于研发的井深大互补配合下, 废墟之上诞生的索尼一次次引领了世界潮流. 索尼超前的理念与近乎偏执的研发投入让其几乎成了消费者口中“黑科技”的代名词.

而本书生于日本历昭和41年(1966)年, 即索尼为开拓美国市场, 1960年成立美国索尼之后的第6年. 大背景是日本过了“神武景气”(54-57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经济时代到来, 日本企业及产品面临全球竞争, 机遇与困难并行. 60年盛田昭夫借此机会举家搬到美国, 学习美国企业的管理理念. 本书便是在对比美国与日本企业管理方面的差异, 和一些个人管理企业的看法与心得. 学历无用论是盛田昭夫其中一个响亮的论点.

开始确实是被索尼和标题吸引了, 借机了解下美日企业文化的差异.

据盛田昭夫观察, 美国的企业十分注重效率. 具体来说, 企业期望每一个员工都能”称职”, 即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 同时也决定了每个员工的价值. 而与此相对应的员工跳槽与要求加薪的现象也十分地普遍, 谓之事业以人为本. 因此美国公司聘人也愈发慎重, 求职要求中非常清楚地描述了求职者应具备的技能要求、处理的具体事务等. 公司内的员工有较高的自由权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盛田昭夫认为这种美国式的人才雇佣方法是美国企业能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长期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反观相对讲究“人际关系”的日本职场, 盛田昭夫形象地描述日本企业为”社会保障中心“, ”游乐场“, 以及提到了根深蒂固的”论资排辈制度“. 盛田昭夫列举了从进入公司, 在公司工作过程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 其中之一便是企业过分地看重求职者的学历, 与美国式的要求具体办事能力相比, 不免觉得略带“赌博”性质. 一旦员工进入公司, 为了维持个人忠心忠诚的形象, 不论企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或是否有前途, 都会一干干到底, 即便心有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公司倒了, 可能反倒对于一些员工来说是一种解脱. 反过来, 公司为了回应员工的忠心, 即使员工没能确实达到公司的期待, 也不能轻易解雇. 员工抱着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心态在公司工作, 无积极性、工作效率可言. 正是这样的相互约束, 使日本职场的人才流动非常低. 不得不说这确实保障了稳定, 却也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及个人的发展.

当然这在那个时代的日本是相对普遍的现象. 一直以来仿佛有这样的矛盾, 既然有企业的”保障制度”, 为什么还常听别人说日本人的工作压力山大. 其实这根本是两回事. 这里指的是普遍现象, 而具体到一家企业往往会存在差异, 同时工作压力大来源于很多因素, 特别是员工自己的一些原因, 是不能忽视的.

书的后半部分涉及一些具体的方法论及索尼在企业改革方面的创新与探索, 像是员工的阶段性考核等等, 由于没怎么了解过企业经营就先弃读了. 这本身是一个大而专的话题, 不擅发挥.

总的来说本作比较有时代背景感的. 学历无用, 说的只是一种意识形式上的不过分追求, 而并不意味着学问不重要.

虽然这么说, 不过时至今日, 日本恐怕还未真正走出这种风气. 上次看到一部电影《预告犯》, 虽然为了艺术效果放大了社会阴暗面, 但我想多多少少可以感受到它带来的压抑.
.
.
.
.
.
.
.
.

关于久石让, 从他的音乐谈起吧.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久石让的曲子, 恐怕都是在《天空之城》、《龙猫》等吉卜力的动画电影里, 吉卜力成就了早期的久石让. 那时还没有一个动画电影概念, 它是集很多人的心血制作而成的, 有导演、画师、配乐、声优等, 即便如此, 我们还是对一些电影中的旋律感到痴迷, 把片名作为了那些耳熟能详旋律的名字. 我想直到现在, 没去仔细了解过的朋友应该还会把那首《君をのせて》(《载着你走》)说成《天空之城》, 它也曾被改成各种版本, 都足以说明曲子与电影的影响力. 久石让的曲子单独拿出来听, 足以触及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而放在电影里, 又能与电影表达的主题契合, 实属难得.

《感动, 如此创造》原来是久石让的第三本书, 是自传性质的作品. 与众不同的是, 这是久石让首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他对音乐创作的见解. 说真的, 在读之前, 对久石让的印象也还停留在动画电影配乐的阶段. 从他的音乐中, 想象创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作品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谈论音乐创作, 如音乐人如何保持感性与敏锐的直觉, 捕获灵感, 学音乐的可能会更有感触收获更丰. 话虽如此, 在一些工作生活的共性方面, 久石让的见解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性的.

创作者的态度

久石让把创作者分成两种, 一种是以自己为中心, 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去创作, 同时不允许创作受外界的影响, 谓之”纯艺术家”;另一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置身于社会大众洪流之中进行的创作, 可以称之为”商业艺术家“, 社会上的大多数专业人士属此类.

从一而终的秉持后者是久石让的觉悟. 如此看清自己的身份与使命不是简单得来的. 在久石让大学期间和毕业此后十年, 前卫艺术是他的奋斗方向, 如“极简音乐”, 将旋律稍作变化不断重复, 以产生古典没有的节奏与和声. 但随后走进了一个创作的死胡同. 久石让终于停下之前的创作开始思考音乐对他的意义. 他觉得如果从事纯粹的音乐艺术创作, 难以避免要在一些理论上寻求其合理性, 这不是他所追求的音乐之路, 同时也考虑到自身特点, 退而想去成为“街头音乐家”这样与普通大众接触的角色, 以创作出接受度高的音乐为目标努力. 抱着这样的态度与觉悟, 接了不少配乐创作的项目, 结识了宫崎骏与吉卜力. 而时至今日, 久石让能在电影配乐方面有所作为, 也离不开前期他对极简音乐积累下的思考,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无论是哪一个方向, 创作者期望创作好作品的心情并没有什么不同. 差别在于每个人在生命中对于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的认知不同 所谓出色的专业人士, 指的就是能持续不断地表现自己专业能力的人. 所谓的一流, 即拥有每一次都能够发挥高水平的能力.

创作就是要不断把自己逼至极限

久石让认为非凡的作品大多来自无意识. 保持自身的感性与直觉, 捕获来自无意识的灵感, 并把自己逼至极限去跟随直觉的引导, 不断调整创作方向, 这是久石让一贯的创作方法.

所谓的创作, 就是要让拥有如此多样面相的自己完全动起来, 同时又要剥除自己所意识到的东西, 如此一来, 自然就会享受个中乐趣, 不是吗?

扩展自我的关键

谈到创作者应具有的素质, 久石让提到这么几点, 简单概括. 其一”量胜于质”, 说的是一个自身积累的过程, 放开眼界, 多走、多看、多听、多读、多想, 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 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量与质并不存在矛盾, 因为随着量的积累, 对于信息的选择与辨识能力会得到提高, 是一种相互促进. 这也训练了包容力.

创作者还应该关注自身的感受能力, 保持对外物的敏感. 这一方面能更好地借外物催生出灵感, 另一方面更能抓住一些创作过程中的本质方面. 如何去培养这种能力, 无非是经验的积累. 也可以通过多欣赏一些好的作品, 曾经听到一句描述艺术的话记忆犹新, 说真正的艺术能让原本麻木的感觉重新变得鲜活.

当然仅有经验而不加活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反而会成为一个人的包袱, 变得畏首畏尾, 如果是让人变得狭隘的经验不如越少越好.

久石让不认为干什么事像别人说的“最好吃点苦…..”, 而最好能够不要吃苦. 把吃苦讲得很伟大的人, 对于他自己, 那些往事或许是其人生的全部, 但对于旁人而言毫无实际帮助.

没有所谓轻松的人生, 每个人总有些不为人知的苦处, 因此不需要再去自寻辛苦. 以吃苦为自豪的人, 欠缺了冷静审视自己的第三者视角思考, 也没有客观观察的能力, 甚至无法感受知性

束缚住自我的“羞耻感

任何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 当对别人的所做的事感到“哇!这么丢脸的事还真敢做啊!”的时候仔细想想, 自己所认为的那些“庸俗可耻”的事自己做不来, 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是不是一种束缚, 这种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态度也意味着可能会失去一些“自由”, 错失一些好的作品. 有时放开去做, 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所谓的羞耻感, 就是想要好好展现自我的反向想法, 也是恐惧毫无保留呈现自己的心理. 脑中如果存在着这种意识, 大概就无法做出真正能够令人感到喜悦的作品吧

影视音乐的思考

在欣赏一部电影的时候, 我们往往是认为在欣赏艺术作品, 会容忍电影中的一些不自然, 纯调戏智商的除外. 从这个角度说, 影视音乐便成了有意思的存在, 因为这种存在本身就是不自然的流泄. 而久石让一类的配乐师正是解决这类问题, 在音乐与电影之间寻求协调.

久石让对北野武导演大胆的执导风格大为敬佩, 导演的执导方针是:若演员演得做作, 不如什么都不做, 只是站着, 这样才能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这种运用写实手法拍出来的电影中, 沉默很多, 配乐很少. 久石让形容北野导演的电影呈现出的是一种不畏惧沉默的坚强.

除了北野武式电影这个比较极端的栗子, 久石让认为的优质配乐还有黑泽明的电影《野良犬》, 特别是最后高潮的配乐让人叫绝. 说的是二战结束后的混乱年代, 都是退伍老兵的刑警与其追捕的罪犯在郊外草丛中扭打在一起, 两人弄得满身泥泞. 这时附近一屋子里传来某主妇弹奏钢琴的声音, 是弗瑞德里希·库劳的小奏鸣曲. 一边是底层的退伍兵, 一边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中产阶级;一边是无奈随战争改变自己命运的落魄年轻人, 一边是享受安逸生活的高雅主妇. 对比之中, 寓意深远. 如果把钢琴换成配合打斗令人振奋的音乐, 绝对不会有那样的深度. 从中配乐的技巧性不言而喻.

宫崎导演曾经说过: "(看完电影后)最好让一楼入场的人, 能够感觉自己是从二楼出场的. "对于这句话, 我深有同感, 我期盼观众从电影中能够获得某些有益的感悟, 无论是勇气也好, 或一则启发也罢. 我希望自己参与制作的电影能具备这种价值. 因此, 电影的配乐也应该是能活化观众脑细胞的作品才对. 能够带给观众想象空间的电影配乐, 才是我想要创造的东西

身处亚洲

近年来, 久石让经常参与中韩的电影配乐工作, 从而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 看到日本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 比如说提到的过于固守传统而缺少创新活力, 使发展陷于停滞, 又如过于注重技术的卓越, 忽视个人风格的塑造, 难自成一派等等, 由此也引申出一些社会教育方面的问题. 我想对于中国, 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用.

身为亚洲一份子, 久石让梦想通过处于政治纷争之外的音乐创作的合作, 促进亚洲的文化交流.

和日本比较, 亚洲其他各国的创作能量更加充沛. 创作者接触到这股能量时, 能被激发出更多的想法

创作者的理想

久石让不喜欢现代社会所谓只想成为“only one”的说法, 而是有着要做就做第一名的决心, 无法认同对于无法成为第一也无所谓的想法.

人生随时都要力争上游. 这并不是随口说说、充场面的话. 这是生活在都会型社会的人们, 应该有的态度. 当然, 如果从未曾想过生活在这种体制中的人, 可以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只要好好打造自己的世界就好了.

在还年轻的时候, 久石让一直惧怕着自己跟不上时代的那天到来, 那时觉得50岁会是一个节点, 如今看来还远远没到放手时候, 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55岁了. 久石让有时也会听一些流行歌曲, 把注意力放在大众流行的原因上, 就能揣测出当下的时代潮流.

创作者的理想就是能像毕加索那样, 即使上了年纪, 仍旧不断挑战自己, 一辈子都持续不断地创作. 现在, 我认为从事创作工作应该没有结束的一天. 这辈子, 我希望都能当个创作者.

.
.
.
.
.
.
.
.
.
推荐几首久石让的曲子
《6番目の駅》:

出自《千与千寻》, 水上列车背景乐, 一种怅然所失感, 前途未卜

《風のとおり道》:


出自《龙猫》, 自然的神秘, 对自然的虔诚, 乡下的童年

《いつも何度でも》:


出自《千与千寻》, 这是经常被误认为是久石让的曲子, 其实是由木村弓与觉和歌子创作, 宫崎骏提议代替原本是久石让创作的主题曲

而《千与千寻》中久石让创作的主题曲《あの夏へ》:


.
.
.
.
.
.
.
終わり